图/甘俊 摄互联网医疗从发展之初的不断摸索盈利模式到如今法律法规日趋完善。
随着国家医保局公布《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纳入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体系统一管理;对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配套医保支付政策。从事在线诊疗和处方药以及从事线下互联网医院的平台运营商,均有望从中受益。
《指导意见》规定,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延续以往以省为主,国家、省和市三级管理的模式等。价格政策则按公立、非公立实行分类管理。这意味着,今后公立医疗机构有偿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有章可循,不再有政策不明朗的问题,而社会力量有偿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指导意见》保留了其进入医保支付范围的通道,最大限度为社会力量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互联网医疗从最初的民营为主,线上问诊业务起家,几经发展变迁,逐渐呈现出公立民营共同发展,医、药闭环逐渐打通的趋势。但此前监管政策的不明晰,一度使得行业发展陷入困境。随着各类规范引导逐渐明晰,企业纷纷将慢病医药、线上线下相结合作为重点布局方向,静待花开。
明晰医保政策 便捷基层医疗
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从多个层面明晰了互联网医疗如何接入医保政策,一定程度上对于便捷基层互联网医疗起到助力作用。
对于医疗来说,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带来降本增效,为患者带来的是公平可及和便利,而不应增加费用和负担。但便捷的互联网服务一旦进入医保,会不会导致过度使用,让老百姓的救命钱被滥用,成为需要思考的风险。
“基本医疗服务首要任务是保基本,应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关键原则是降本增效;对于市场化服务来说,关键点是提供个性化、多层次选择。”好大夫在线CEO王航表示。
国家医保局解释的“线上线下公平的具体含义,是要从成本构成、服务价值、资源配置等各个角度,深入分析线上线下的联系和区别,综合考虑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的比价关系和价格水平。《指导意见》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复诊,由不同级别医务人员提供服务,均按普通门诊类项目价格收费。
健客CEO谢方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互联网医疗初创阶段,以轻问诊为主要特征,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以咨询为主,此时社保不是刚需;随着互联网医疗制度逐渐完善,以慢性病、复诊为主要特征,该部分病患主要具备三个特征:年龄大、病程长,用药周期长,导致药量大。该部分病患国家鼓励以分级诊疗为主,多数患者在社区用医保取药,存在排队时间长、取药量有限等困难。当互联网医疗接入社保后,既可使该部分患者足不出户拿到药品,又可使用与社区同样的医保形式。
“一旦线上复诊可以进行医保报销,这部分人群对于就医便利的需求就可以得到实质性解决。同时,会有更多的慢病患者有动力去网上复诊开处方,也会推动处方外流,处方药网售,这对于健客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谢方敏补充道,“互联网医疗接入医保对于发挥医保大数据优势也有所帮助。当互联网医疗和医保对接后,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健康数据、处方数据和医保支付的医疗数据实现对接,从长远来说,可以实现跨地区、跨医院的医保医疗服务数据共享,一方面更有效管控医保资金的使用,另一方面为参保人员逐渐建立健康档案,充分发挥医保大数据优势。”
尚需进一步探索
尽管接入医保之后为互联网医疗企业带来春风,但也给行业带来增量服务、医保控费的机遇和挑战。
“医保支付固然可以带来利好,但医保的整体趋势是控制费用,合理确定总额控制指标是重中之重,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能提供什么服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在合理用药、医保审核监管、处方共享等平台出现下,既能提高药师的审核处方效率,又能及时监控不符合医保规范的开方行为。类似健客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利用AI的技术来审核药师审方准确性,但企业更加呼吁互联网医疗政策进一步明朗。”谢方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此外王航表示,互联网平台模式的高效率是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核心特点。如何发挥平台模式的优势,是下一步需要探索的。
在平台上,患者对接一个个医生的线上服务,医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长期品牌负责。在互联网服务全程留痕的特点之下,医生个人医疗行为、费用情况都可以被记录、分析,完全可以产生基于医生个人的医保经济评价,最终一定会产生“医保定点医生”这种服务更好、控费更精准的医保协议制度。互联网+服务量的上升,必然推动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的研究。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是行业需要主动解决的问题。
对于互联网医疗企业来说,如何持续将医药闭环打通,跑通盈利模式则仍是重中之重,这也就对进一步明晰相关法规提出了新要求。
“4+7带量采购”后,药品利润被进一步压缩的药企们纷纷布局零售端,很多互联网医疗企业作为处方外流的承接者,对医院的处方外流更是翘首以盼。带量采购使得更多的仿制药走进了医院,许多原研药之前在零售占据份额较低,但零售药房开放的更大领域和患者需求,给原研药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但如果没有相关政策指引,那么患者是否愿意为处方外流买单?流出来的药品费用的支付渠道是什么,不能增加已有渠道,不能增加医保负担,也不能增加老百姓负担,我们希望相关政策尽快出台。”谢方敏说道。
早期存在不少的互联网医疗先行者,试图通过砸钱将用户与平台挂钩,然而这种“先上车后买票”的逻辑并不适用于医疗。先通过资本形成模式,而后再利用资本倒逼政策改变是很多企业进军互联网医疗的模式。
但用户的意愿一直都停留在浅层次的低频消费。虽部分互联网医疗平台已找到一定的盈利模式,不足以支撑大范围的成本投入和战略布局,平台价值如何变现还在探索中。但始终离不开解决“看病难,买药难”的问题。所以互联网医疗企业研发的每一款产品,还是要围绕解决看病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医疗还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医生资源调配,医生是诊疗体系中的核心,但目前国内医生仍然和线下的医院牢牢绑定,且备受线下医院的管理限制,但确实没有医院为载体,医生很难发挥自身所长,但目前互联网医疗企业在与医生形成共同利益体上还有一些问题待解决,如何解决医生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也将决定产业的发展动向。
相关阅读:
我国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政策
俄建设军用互联网,打响虚拟空间保卫战